哈马斯发出最后通牒:以军若不撤离就血战到底!内塔尼亚胡震怒回怼:你们没资格!
周三,加沙的炮火声几乎要盖过开罗传来的谈判消息。
一边是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与埃及调解人会谈,讨论着如何结束战争;另一边,以色列的战机和坦克正在猛烈轰炸加沙城。
和平的橄榄枝似乎递了出来,但上面沾满了火药。哈马斯通过一名官员放出风声,表示对所有停火想法持开放态度,甚至包括放弃对加沙的治理并交出武器。
但这有一个无法撼动的前提:以色列军队必须首先全部撤离。
一个不可能被接受的“提议”
哈马斯的条件直截了当:“在占领结束之前放下武器是不可能的。”这句话给谈判画下了一条清晰的红线。这更像是一种政治宣言,而非一个可行的交易方案。
对于将彻底消灭哈马斯作为核心目标的以色列来说,先撤军再谈对方缴械,无异于天方夜谭。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回应,则完全绕开了这个提议。
他根本没接这个话茬,而是将矛头对准了国际社会。
他对媒体表示,所有关心巴勒斯坦人的人,都应该敞开大门接纳他们,而不是“对我们指手画脚”。这种强硬姿态,几乎关闭了任何对等谈判的大门。
更进一步,内塔尼亚胡重申了一个曾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热切提出的想法: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冲突后,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应该离开。
他将其包装成一种“允许”,而非驱逐。
然而,这种言论瞬间点燃了阿拉伯世界和许多国家领导人的警觉,他们担忧这会重演1948年的“纳克巴”(大灾难)。
用炮火回应谈判桌
就在哈马斯的谈判代表身处开罗之时,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就是其最真实的回答。以军正计划重新夺回战争初期曾占领后又撤离的加沙城,预计这还需要数周时间。
谈判桌上的言辞,与战场上的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
加沙城的东部地区,泽图恩和谢贾亚的居民彻夜未眠。以色列的飞机和坦克对那里进行了毁灭性的轰炸,许多房屋化为废墟。
阿赫利医院确认,仅仅是针对泽图恩一处民宅的空袭,就带走了12条生命。
战火不止于此。在南部的汗尤尼斯,坦克摧毁了数栋房屋。
而在加沙中部,悲剧再次上演,以色列军队的枪击在两起独立事件中,导致九名前往领取援助物资的平民死亡。
每一声枪响,都在侵蚀着停火谈判的微弱希望。
哭声震天,谁在倾听?
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在内的24国外长联合发声,称当地的状况已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并敦促以色列必须允许援助物资不受限制地进入。
对于外界的指责,以色列坚决否认对饥荒负有责任,反指哈马斯偷窃援助物资。
以方表示已采取措施增加援助,包括在部分地区实行每日战斗暂停,并为车队提供受保护路线。军方数据显示,周三有近320辆卡车进入,但联合国和巴勒斯坦方面却坚持认为,这远远不够。
这场始于2023年10月7日的冲突,带来的创伤是双向的。
以色列方面的数据显示,哈马斯的袭击造成1200人死亡,251人被劫为人质。而根据加沙当地卫生官员的统计,以色列随后的军事行动,已导致超过6.1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
结语
回过头看,开罗的这场谈判从一开始就注定步履维艰。
哈马斯提出的“先撤军,后缴械”,与内塔尼亚胡政府扩大军事控制、甚至暗示民众离境的计划,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双方的核心诉求是完全对立的,没有任何交集。
这使得停火谈判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姿态,服务于各自的政治目的,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一方的生存底线是另一方的绝对红线时,任何调解都显得苍白无力。最终,为这场无解僵局买单的,只有那些在炮火、饥饿和流离失所中挣扎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