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代表当场服软!吉隆坡谈判背后,美国的底牌早就打光了
吉隆坡那场谈判前后,美国代表贝森特的表情,简直比戏剧还精彩。
进去前对着镜头大吐苦水,说我们这边咄咄逼人,他委屈得不行。可几个小时后出来,却点头哈腰承认达成了协议,之前喊打喊杀的加征关税,提都不敢再提。这前后反差太大,让人一下没反应过来,恍惚间还以为是晚清签了什么条约。
如今的美国,里子早就撑不住面子了。芬太尼和大麻搞得人心惶惶,大街上零元购成了常态,店主们自认倒霉,普通人更是没什么安全感。社会议题吵得天翻地覆,谁也说服不了谁。政府停摆跟家常便饭似的,许多急事就那么拖着。
更离谱的是他们的军队,一个垫圈敢报九万美元,士兵居然得贷款才能参军。钱花得不明不白,战斗力却没见长进。就这样的内部状况,还天天琢磨着怎么在外面搞美国优先,到处挥舞关税大棒,拉着盟友搞什么去中国化。可人家盟友又不傻,一个个都在旁边看着,谁也不愿意真跟着跳坑。本想来一出群雄响应,结果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那张加征关税的牌,打到最后才发现,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东西贵得离谱,超市货架都开始空了,美国民众的钱包最先受不了。每次一传出加税的风声,美股就应声下跌。特朗普自己都焦头烂额,这仗还怎么打得下去?
实在没辙了,只好把压箱底的牌都掏出来。一会儿威胁断供波音零件,一会儿又说要停掉软件服务。这些招数听着吓人,可仔细一想全是虚张声势。波音这些年就指望着中国市场续命,真敢不卖,欧洲的空客和我们自己的商飞能笑出声来。软件制裁也一样,短期确实会带来麻烦,毕竟有些工业软件我们还依赖着别人。可他们也心知肚明,封锁越狠,我们自主研发的劲头就越大。这不就是逼着我们加速吗?
稀土就更不用说了,从奥巴马那会儿就喊着要搞自己的产业链,结果十几年过去,钱花了不少,影子都没见着。所以每次我们稍微动一下稀土的念头,他们就得老实坐回谈判桌。这次在吉隆坡,不也只能乖乖让步。
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几十年前,他们搞武器禁运,不卖给我们先进发动机。结果呢?我们现在是全球唯二同时列装两款五代机的国家。航天领域也是,国际空间站把我们排除在外,结果我们自己建了天宫,NASA最后还得厚着脸皮来要月壤。
技术封锁从来就没能真正挡住我们的路。芯片设计软件EDA,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产品,虽然还有差距,但起码不会被人一掐脖子就翻白眼。芯片产业更是如此,连英伟达的黄仁勋都出来劝,别再制裁了,因为他清楚,中国的工程师数量和智慧,搞出自己的东西只是时间问题。现在制裁,无非是把巨大的中国市场拱手让人。
所以你看,吉隆坡的这场交锋,不过是一个缩影。一个国家的发展,终究是靠自己。别人的打压,有时候反而是最好的催化剂。至于未来谁主沉浮,这事儿还用问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