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业很落后,靠什么养活14亿人?印度赚钱堪称绝活,给世界上了一课,看完他们的赚钱方式,不得不称赞一句“好活”
你有没有发现,印度这个看似“落后”的国家,竟然能够撑起超过十四亿人口的生计?每年经济增长保持强势,连年稳步前行,令人不禁感叹,这样的国家究竟靠什么活着?
说到印度,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一定是人满为患的街道、混乱的交通、恒河水不堪入目。但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一个资源不算丰富、基础设施也不完善的国家,如何支撑着一个日益增长的人口?这背后的故事,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印度的工业并不完全落后,可能你脑海里立刻想到的是印度的高科技产业,没错,印度在一些特定领域深耕,尤其是服务业。班加罗尔,那个被称为“印度硅谷”的城市,简直是全球技术外包的重镇。欧美的很多大企业,把自己的IT服务、客户支持、数据处理都交给了印度的团队。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印度有大量能说英语的工程师,技术水平过硬,而且工资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也就是说,印度在全球产业链中并不是生产制造,而是充当着全球企业的“云办公室”。
印度的赚钱模式远不止此。你想过没有,印度有一条“海外输血管”——那就是印度的侨汇。每年,印度有超过一千亿美元的侨汇流入国内,这些钱来自全球各地的印度工人,特别是中东、欧美、新加坡的印度劳工。
他们将省吃俭用的薪水寄回家,这笔钱不仅让很多家庭度过了经济难关,还是支撑印度社会的一根隐形支柱。
你可能会想,那印度的农业是不是就没有用?完全不是!虽然印度的工业在全球占的份额不算太大,但它有着全球第二大耕地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地理条件可比中国强多了。你别看印度面积不大,这片土地上大部分地区属于平原,气候热带,年均温度保持在22度,几乎四季都能耕种。
再加上降水量年均1150毫米,水资源也很充沛,几乎全国都能保持两季粮食的收获。
但真实情况让人吃惊:虽然印度耕地条件优越,粮食产量却大大落后。中国的农业产值是印度的三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500公斤,而印度仅为235公斤。
这样的差距看似不大,但背后却意味着印度仍处在粮食安全线以下,且食物结构问题严重,肉类和鱼类等食品消费远不如中国。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的制药产业也是其“赚钱绝活”之一。印度号称“世界药房”,以生产平价仿制药闻名。虽然这种模式常常引发争议,但不得不承认,它让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能够以低价获得药物。你看,印度的这些行业,从技术外包到制药,再到文化输出,都巧妙地利用了低成本的优势,赚取了全球的钱。
但印度最大的特色,还是“印度面孔”在全球逐渐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印度人走出国门,尤其是在欧美、加拿大,印度裔人口越来越多。
不少大公司、顶尖科技企业的高管,竟然出自印度,这也让印度移民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具备了竞争力,成为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技术骨干。这不仅仅是他们“走出去”的趋势,更是他们“融入”西方社会的一个缩影。
当我们看清楚这些赚钱方式时,你又会发现一个事实:印度国内的基础设施却让人堪忧。那些在全球市场上游刃有余的印度企业,很多还是依赖着贫弱的本土设施支持。印度街头的混乱、交通的堵塞,似乎在警示着这个国家在发展的另一面。
所以,印度真的是凭借着一堆“资源禀赋”在赚钱,可是如果要真正让十四亿人口过得更好,如何解决内需、发展产业,如何让国内的经济基础更扎实,才是印度未来的关键。
你能想象吗,虽然印度赚着外汇,走着服务外包、侨汇和低价仿制药这条路,但它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我们只能说,这个国家,的确有着某些“好活”,但长远来看,印度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