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购入英特尔部分股份,推动芯片产业国有化,释放何种信号?
美国搞起了芯片的国有化,这事儿可算是商业史上头一遭哇!特朗普一开口就说,美国政府已经把英特尔10%的股权收入囊中,而且一分钱都没花。那这10%的股权到底是咋回事呢?其实挺简单的,就是“补贴换股权”嘛。拜登那会儿,给英特尔发了57亿美元的芯片补贴,还出资32亿美元专门用来研发安全芯片。这些补贴和投资,到了特朗普手里,全都变成了股权。你瞧,特朗普领导的白宫,没掏一毛钱,就把英特尔10%的股份给弄到手了。
可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因为这笔股权交易,还附加了一个额外条件。要是英特尔丧失其芯片制造业务的控股股东地位,美国政府还可以继续购入5%股权。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美国政府随时准备接手英特尔,成为它的最大控股股东,从而彻底完成英特尔的国有化控制!为什么特朗普要突然出手,对芯片私营企业实施国有化呢?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啊,特朗普手头的资金是真的紧张。美国债务已经飙到37万亿美元了,财政赤字也突破了2万亿美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朗普开始发起无差别关税战嘛,想用关税来填补国家口袋里的窟窿。可问题是,这个窟窿太大了光靠关税根本就搞不定啊,怎么破?只能去挖掘那些跨国巨头,向他们要钱了。在还没入股英特尔之前,特朗普就强制要求英伟达交出在华收入的15%,不然就禁止H20芯片出口,但这招儿已经废了。因为这芯片既不安全,又不先进,中国也不买账。结果吧,英伟达的H20芯片库存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烂铁废料。可特朗普可不打算就这么算了。拿下英特尔10%的股份,只是个开场白。接下来,他还得逼台积电、德州仪器、三星还有镁光这些芯片巨头,要么交出利润,要么就交出股权。因为拜登推出的300亿美元补贴,大部分都被这几家芯片公司抢走了,其中台积电就拿了66亿美元补助。掌控台积电,差不多成了特朗普的一个王牌了。
二是啊,芯片的角逐,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大国之间角力的超级工具。光靠一些私营公司,想跟国家级的超级舰队抗衡,那就像是蚂蚁跟大象比跑步似的,难上加难。你可能都不知道,为什么台湾的半导体产业能在全球范围内称霸?关键还是在于:政府全程主导。从早在1983年开始,台湾就拉开了“超大集成电路计划”的序幕。更神奇的是,到了2000年,台湾拿出了相当于GDP的30%的巨额资金,一下注铤而走险,赌上了芯片跟显示面板这两个产业。那里的资金、人才、技术,各方面都是全岛的合力,才把台湾打造成了全球顶尖的芯片制造产业链。
为了赶超台积电,争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制高点,日本也是使出了“全民动员”的招数!它整合了三菱、丰田、索尼、东芝这些日本的八大财团,一块儿成立了一家芯片制造公司,起步资金就破了800亿日元。而且,日本还借助东芝,与台积电达成合作,偷偷摸摸渗透进台积电的内部,把2纳米芯片量产的核心技术资料给偷了出来!就这样,日本抢得先机,成为全球首个实现2纳米工艺量产的国家,彻底打破了台积电一统的局面。
中国方面嘛,也用了国家的力量全力推动芯片产业的技术创新。像哈工大、清华大学、长春光机所和合肥光机所这些科研单位,全都参与光刻机的研发工作。各地还组建了“芯片大基金”,把资金、人才、技术这些资源都集中在一块儿,提前打算突围。距离打破美国的芯片封锁,真的也就差那么一步啦。可以说,中国芯片技术几乎要追上美国,胜算几乎稳了。至于美国的芯片产业现状嘛,就差不多是岌岌可危了。毕竟,全球前三的芯片大厂——台积电、三星和中芯国际,没有一家是美国的。英特尔的量产工艺才突破5纳米,可台积电已经冲到了2纳米,快要甩开差距了。为了争夺芯片霸权,特朗普那会儿只好动用强硬手段,一边威逼利诱,一边把台积电的工厂搬到美国去,目的就是要牢牢掌控芯片的话语权。
要是美国政府一旦真的强行入股台积电,那台积电很快就得变成“美积电”了嘛。美国搞芯片国有化的背后,实际上是激烈的芯片之争,已经演变成大国之间的角逐了。大陆、台湾、韩国和日本的半导体产业飞速发展,都是靠着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打造出的一番成果。美国要想壮大自己芯片产业,也绝对不是例外的做法。
这回轮到了美国来追赶中国了,真是让人没想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