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把“臭鱼烂虾当人脉”?年轻人:我只吃“鲜活刺身”!
爷爷那本翻烂的通讯录里,记着"王局司机连襟的同学",字迹被手汗晕染得像洇了酱油。上周他住院非要给这个号码发消息,结果对方回了句"您哪位?"气得老爷子差点把小米粥摔成豆腐脑。
这年头谁还稀罕腌咸鱼式社交?北京国贸的白领小林刚删了488个"僵尸好友",她管这叫"人际断舍离"。上周搬家时通讯录里划拉半天,最后给经常点单的闪送小哥发了200红包:"张哥,您比那些吹牛的总实在多了!"这话不假,去年她急性阑尾炎发作,所谓"人脉"们不是在晒马尔代夫潜水,就是在发深夜加班鸡汤,最后是合租室友翘班送她去医院的。
武汉大学社会系去年那份《当代社交货币调查报告》写得透亮:62%的年轻人通讯录超载后,幸福感反而像漏气的皮球。有个95后程序员说得更绝:"5000好友不如5个能借钱的,5个能借钱的又不如1个敢半夜接你电话发疯的。"这话让隔壁工位的老李直撇嘴,他微信里存着三十多个"某总",上周儿子想进重点小学,这些"总"们集体得了失语症。
上海静安区的咖啡厅里,两个姑娘的对话特别下饭。"Linda总约我去外滩十八号诶!""得了吧,上次她说请客,结账时装醉让你A了八百。"穿汉服的姑娘猛嗦一口珍珠奶茶,"还不如跟楼下煎饼果子大姐唠嗑,人家还多给我加薄脆。"这话不假,社科院那组数据明明白白:深度交往不超过5人的群体,抑郁指数比社交蝴蝶们低整整27个百分点。
广州天河城的销售总监老陈最近悟了。过去他名片盒比药盒还厚,现在手机里就存着健身教练、家庭医生和幼儿园老师。上周团建唱K,90后下属们起哄让他喊"大佬"来撑场面,他直接怼回去:"叫个锤子!真大佬都在陪老婆孩子。"结果那晚他们部门业绩PK拿了第一——因为竞争对手组的领导忙着给"重要客户"敬酒去了。
杭州某互联网大厂的茶水间墙上,贴着张被咖啡渍染黄的便签:"所谓人脉,是下雨天肯给你送伞的人,不是酒桌上给你递名片的神。"这话出自他们被裁员的CTO,当初他通讯录里躺着半个创投圈,失业后才发现那些"改天约饭"的承诺,保质期比超市临期酸奶还短。现在他在滨江开了家面馆,常来的顾客里有三个成了新项目合伙人。
成都宽窄巷子的茶馆老板看得最透。他柜台上摆着两坛酒:一坛贴着"三十年陈酿人脉"落满灰,一坛写着"今日新醅"见底快。"年轻人现在精得很,晓得发小喊吃火锅比老板喊应酬实在。"正说着,常来的美术生摔了茶杯,对面穿西装的立刻跳起来:"龟儿子!烫到没?"——这才是当代社交的魔幻现实:西装革履的投行精英,只有在老同学面前才会爆粗口。
深圳科技园的白领们发明了个词叫"人脉GDP":无效社交是注水肉,真朋友才是有机菜。有个做区块链的小伙去年生日,收到某大佬群发的电子贺卡,却收到外卖小哥手写的"生日快乐"——因为暴雨天他总给人家多打赏。现在他公司前台贴着句话:"能记住你不吃香菜的人,比知道你公司估值的人更稀缺。"
夜幕降临时,北京望京的烧烤摊上演着最生动的人间喜剧。穿貂的大哥举着茅台到处敬"兄弟",穿卫衣的男孩只顾给室友抢最后串鸡脆骨。老板蹲在旁边抽烟:"瞅见没?真情谊都在抢食里,假交情全在敬酒里。"烟头明灭间,隔壁桌突然爆笑——原来是有人偷偷往"社会大哥"的茅台里兑了二锅头。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