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咬舌自卫案60年沉冤得雪!崔末子釜山重审改写韩国司法史

发布日期:2025-07-29 05:53    点击次数:89

1964年,一个18岁的韩国少女崔末子,在反抗性侵时本能地咬断了施暴者的舌头,却被荒谬地判处重伤罪,而施暴者仅获轻判。这桩颠倒黑白的判决,在2025年7月23日,终于在釜山地方法院迎来重审。这不仅仅是崔末子个人寻求清白的终点,更是韩国司法体系在性侵受害者保护和正当防卫认定上,一次迟到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结构性顽疾的无情揭示,以及公众性别意识觉醒的关键标志。

当年的初审判决,其荒诞性并非孤例,而是深植于上世纪60年代韩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正如社会学专家所指出的,彼时“女人和黄鱼一样,三天不打就不行”的性别歧视俗语盛行,这不仅是口头禅,更是社会对女性地位普遍漠视的真实写照,深刻反映了父权制观念对司法认知的普遍渗透。司法系统对女性自卫权的理解极其局限,僵化地奉行着对正当防卫“必要性”和“相当性”的严苛标准。崔末子在调查期间被戴上手铐,被迫接受“贞洁检查”并公之于众,甚至检察官和法官竟荒谬地建议她“嫁给施暴者以弥补损失”。这些令人发指的细节,无不暴露了当时司法对女性的二次伤害与“受害者有罪论”的普遍存在,将法律的尊严践踏至泥土。

然而,崔末子并未屈服于这般令人窒息的不公。她用长达61年的漫长抗争,从花季少女走到耄耋之年,以其不屈的意志诠释了何为对个人尊严和生命价值的坚韧捍卫。心理学专家普遍认为,性侵受害者在极端压力下,其反应并非完全理性可控,而是可能出现高度应激反应,甚至进入“战或逃”的原始模式。崔末子咬舌求生,正是这种绝境下大脑杏仁体主导的本能体现,是人类最原始的求生欲望。她长达数十年的坚持,是其内在力量和对尊严不懈追求的明证,这种非凡的韧性最终促使司法界开始重新审视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将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冤案重新摆上台面。

法律学者普遍指出,韩国最高法院在2023年批准重审崔末子案,本身就体现了司法对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重新考量,不再苛求受害者行为的绝对理性。例如,2021年釜山检察厅在另一起“咬舌自卫”案件中认定其属于正当防卫不予起诉,这正是司法理念转变的明确信号,表明法律开始摆脱那种“挨一刀才能还手”的荒谬逻辑。此次重审,其意义远不止于为崔末子个人寻求清白,更是韩国司法纠偏、实现进步的关键一步。它将深远影响未来性侵案件中正当防卫的认定,促使司法体系更全面考量受害者在极端情境下的心理应激和本能反应,避免苛求“完美受害者”的荒谬逻辑。这有望推动法律条文的人性化转型,让法律不再成为压迫弱者的工具,而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坚实盾牌。

61年的不甘,只为一声迟来的“无罪”。崔末子案的重审,是司法纠错的里程碑,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警示:尊严不容侵犯,正义虽迟但终将抵达。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正义并非仅仅依靠重审来纠正历史错误。它需要法律条文的现代化与人性化,需要司法人员的再教育与思想革新,更需要社会监督机制的强化与赋权,彻底铲除那些阻碍正义的顽疾。一个文明社会,绝不允许受害者在自保之后,还要背负法律的枷锁。这起案件的重审,不仅是对过去错误的纠正,更是对未来法治建设的深刻启示:真正的正义,永远不应被时间、偏见或权力所束缚,它必须像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每一个角落,守护每一个灵魂。



上一篇:哈马斯突然高举白旗!愿放所有人质换永久停火,却被以色列拒绝?
下一篇:四川金川县勒乌镇 AAA 级景区提升改造项目设计服务磋商采购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