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梅内伊英勇讲演,激发伊朗奋战精神,特拉维夫变身加沙战场
中东战火越烧越烈,以色列和伊朗的生死较量让世界都紧张不已。面对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那份“无条件投降”的威胁,伊朗的神权政府就像被逼到悬崖边的猛兽,展现出令人咋舌的坚韧。
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电视上发表讲话,痛斥特朗普的威胁“无法接受”,还说“懂伊朗民族和历史的人,绝不会用威胁的话跟我们说,因为伊朗人永远不认输”。他还提醒道:“如果美国敢动武,就会付出无法弥补的代价。”
话音刚落,伊朗的反击就如雷霆般震耳欲聋,成百上千的导弹飞升而起,像流星雨一样倾泻,直奔特拉维夫这边的以色列首都。从黑夜到天明,特拉维夫的街头火光冲天,警报声连绵不断,好像加沙的那场冲突又重演。伊朗的导弹像狂风暴雨一样肆意横扫,毫不讲究,狠狠地撕碎了以色列那“铁穹”神话。特拉维夫这回是真的玩的狠,变成了一片废墟。原来“导弹洗地”就是这个样子!
伊朗的绝命反击:特拉维夫的“加沙化”
以色列的空袭犹如死神的镰刀,狠狠砍在伊朗的核设施和指挥部上,把德黑兰的街道打得一片萧条,囚犯们四处游荡,哈梅内伊也悄然藏了起来。不过,伊朗可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
6月18日,哈梅内伊在电视上的讲话一下子点燃了全国的怒气。要知道,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多次宣称,刺杀哈梅内伊根本不是问题。这一下子可把大家都气坏了。
然而,这位已经85岁的老人依然面对敌人的威胁,坚持在电视上发表讲话,瞬间点燃了伊朗人民的怒火,众人纷纷团结一致,开始对以色列展开反击。
伊朗的导弹像流星般翻飞,精准命中特拉维夫、海法、伯沙撒等以色列的主要区域。在短短的时间里,最新款的“法塔赫-1”超高音速导弹也加入了攻势,带来了密集的导弹雨,直击特拉维夫的空中。接着,火光在街头闪耀,居民纷纷跑进防空洞里瑟瑟发抖, scene 就像加沙曾经的苦难再现。
实际上,伊朗的反击安排得井井有条,步步为营。
6月13日,伊朗发射了大约200枚导弹,其中很多是比较陈旧、精准度不高的型号,被以色列的“铁穹”和“箭式”防空系统拦截了大概90%。这些导弹主要作用是用来耗尽以色列的防空导弹系统。
从次日开始,伊朗换成了“塞吉尔-2”这些新型导弹,发射数目虽然减少到30枚左右,但突破防御的成功率一下子从10%飙升到30%。这次,他们还动用了他们的杀手锏——超高音速导弹。
之前,以色列因为拦截那些老旧导弹耗尽了防空弹的存货,特拉维夫的空中几乎毫无防备。伊朗方面说他们已经对特拉维夫的天空了如指掌,绝不是空话。
这次,伊朗的导弹直扑以色列的索罗卡医院和特拉维夫的证券大楼,引发了大规模的恐慌和严重的破坏。
很明显,伊朗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拆掉了以色列的防空屏障。面对伊朗那灵敏的导弹,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就像是罢工了一样,完全无力招架。
伊朗之所以能坚持得住,和它厚实的工业基础以及民族的坚韧方式密不可分。拥有大约8000到10000枚导弹的储备,每年还能搞上千枚弹道导弹的生产,山里的基地藏得深,发射车又灵活得很,跑起来像猴子一样,哪能让以色列轻易抓住?哈梅内伊那刚硬的表态,更是激起了全民的抵抗热情。
应对以色列的突袭,伊朗迅速填补了被暗杀的高层空缺,指挥系统并没有陷入瘫痪。这次“导弹打击”让特拉维夫尝到了加沙的苦头,伊朗拼尽全力的反攻,正把以色列拉进一场持久的消耗战泥潭!
以色列的轻敌与伊朗的觉醒
以色列这次战略上的失误,是导致它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内塔尼亚胡扬言要“彻底消除伊朗的核威胁”,一连串杀掉伊朗的重要官员,还攻击它的核工厂和军事基地。以色列错估了形势,以为伊朗在突袭打击后会迅速崩溃,政权会垮台,结果像真主党或者阿萨德那样,一败涂地。
为了这次行动,以色列甚至已经把伊朗未来可能的领导人都安排妥当。在对伊朗动手之前,内塔尼亚胡还专程跑到海外,拜访了流亡的巴列维王朝“王子”礼萨·巴列维。
最近,巴列维王子在社交平台上挺得挺猛,经常呼吁伊朗的反对派起来搞起义,推翻那个掌权的独裁者。他还公开说,已经有伊朗的军官在暗中效忠,发誓为“王中之王”效劳。
内塔尼亚胡那算盘打得挺精明,只要推翻神权政府,巴列维一回国,就能搞起复辟。而且,巴列维跟以色列的关系特别亲密,他的儿媳还是犹太富商的女儿。假如巴列维再次执政,伊朗可能就变成了以色列的傀儡。
其实,伊朗可不是那什么真主党或者胡塞武装,实际上是个拥有8500万居民的工业大国。凭借其导弹制造业、丰富的石油产业,以及复杂的山地地形,赋予了他们强大的抵抗实力。再加上,他们的导弹威力也是相当厉害的。
在社交平台上,这段视频挺火的,一位美国纪录片导演直问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格威尔:“你们为什么要刺激伊朗?”格威尔一听,急了,差点发火,喊着:“我们怎么会知道伊朗的导弹那么厉害?”
内塔尼亚胡也坦言:“我们的损失实在挺惨的。”
以色列一时轻视警惕,导致特拉维夫街头火光冲天,基里亚总部和索罗卡医院都变成废墟。国家地盘小,人口靠得很紧,防空设施不够,260万百姓毫无防备。伊朗的导弹像是翻版加沙,把整个地区变成了战火硝烟,令以色列民众再次品尝到战火的痛苦。
伊朗的觉醒,源自于对投降就会迎来灭亡的清醒认识。以色列的目的不止是摧毁核设施,更想推翻神权政权。虽然伊朗内部派系繁多,教士集团、革命卫队和文官政府之间矛盾不少,可一遇到国家危机,民族的坚韧性就被彻底激发出来。
哈梅内伊的讲话就像战鼓一样,激起了民众的抵抗热情。伊朗清楚,退让就等于走向灭亡,只有奋力反抗才有希望。每一次导弹的发射,都是对以色列和美国霸权的愤怒呐喊。特拉维夫的废墟,彰显了伊朗的决心:宁死不屈!
美军的阴影与伊朗的持久战
不过,美国高调出面,可把伊朗的局势掺杂得更乱。特朗普6月16日提前从G7峰会回国,提醒德黑兰人赶快撤离,还扬言:“我们知道‘最高领袖’躲在哪儿,他是个容易对付的目标,不过他现在还挺安全——我们暂时不打算弄死他。”
他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还调集了尼米兹号航母、B-52轰炸机以及空中加油机,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副总统JD·万斯暗示,特朗普可能会下令攻击伊朗的核设施。伊朗外长警告说:“如果美国插手,后果将无法弥补。”美军的威胁像把利剑悬在头顶,让伊朗的情况变得更加艰难。
不过,伊朗并非没有机会赢。这胜算,是靠团结和坚韧撑起来的。虽然内部派系斗得昏天黑地,但国家濒临亡国,或许还能让他们打起精神来。教士集团和革命卫队之间的内讧,曾让摩萨德趁虚而入,还搞出了不少内鬼、伊奸,在国内搞出了许多惨案。
这次行动以色列真是拼尽了全力,把所有的血本都用上了,让几乎所有潜伏在伊朗的摩萨德人员和反对势力都被叫醒。对伊朗来说,这既是个考验,也是个机遇。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住,让美国和以色列知道难度,不敢轻易得手,伊朗就能腾出手来,彻底清理掉那些间谍、特务和伊奸。只要做到这一点,伊朗马上就能迎来新的起色。
虽然美国挺可怕的,但也不是啥都打不赢的。你看,胡塞武装那么落后,居然把美国的两艘航母逼退了。特朗普那人,欺软怕硬,遇到硬茬就缩,假如伊朗坚持反击,美国可能因为国内反战情绪再加上俄乌冲突这些事情搅得手忙脚乱,最后不得不打退堂鼓。
伊朗的导弹狂轰滥炸,已经让特拉维夫血流成河;只要牢牢守住导弹制造厂和核设施,伊朗就能把以色列拖进一场无限消耗战。这不禁让人想问:如果特拉维夫变成加沙,内塔尼亚胡还能撑多久?伊朗如此拼命的反击,会不会彻底改变中东的局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