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全乱了!乌军换招了,俄中将副司令负重伤,俄军列受阻

发布日期:2025-08-23 20:24    点击次数:149

俄军一名高级将领在库尔斯克州遭遇乌军打击,受重伤。这一事件发生在8月16日至17日夜间,乌军通过无人机侦察锁定俄军车队,协同HIMARS火箭弹发动突袭,导致阿巴乔夫所在纵队损失惨重。

作为指挥苏梅-哈尔科夫战线的核心将领,阿巴乔夫是俄军北方集群的战术大脑,他的重伤对俄军在该方向的指挥体系造成一定影响。

袭击发生在俄罗斯本土库尔斯克州,距离前线超过100公里,这表明俄军后方部分区域的安全防护面临挑战。

乌克兰某公司研发的新型光纤无人机据称射程达 100 公里,较现役型号有明显提升,通过细如发丝的光纤电缆传输指令,完全规避俄军电子战干扰。

操作员只需在百公里外控制终端,无人机就能携带穿甲弹头精准摧毁坦克、装甲车甚至指挥车。

俄军对这类无人机的拦截难度较大,物理击落是主要方式之一,拦截成功率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乌军已将此类无人机部署在俄乌阵地间的“灰色死亡地带”,任何进入该区域的俄军装备都成为活靶子。

“拦截低价 FPV 自杀无人机时,俄军使用的‘道尔 - M2’等防空导弹成本显著高于前者,两者成本差距极大。

即便“铠甲-S1”近防系统疯狂开火,也无法抵挡乌军“蜂群战术”,据报道,5 月克里米亚地区曾遭遇多波次无人机攻击,俄军防空系统应对压力较大,部分军事设施及战机据称受损。

乌军尝试通过 3D 打印技术生产无人机部件,据称能降低部分制造成本,俄军为应对此类威胁研发的‘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目前部署数量有限。

俄军‘克拉苏哈 - 4’系统曾对乌军无人机形成一定干扰压制效果,而光纤技术的应用使这种干扰效果有所下降。

乌军测试的某型无人机可挂载轻型反坦克武器,据称在复杂环境下具备一定穿甲能力。

为反制俄军GPS欺骗战术,乌军为无人机集成惯性导航与视觉识别系统,今年 3 月,据称一套此类系统引导‘海马斯’火箭弹击中俄军前线指挥所,打击精度较高。

战战争期间,俄军军官伤亡较多,经验丰富的指挥官面临一定缺口。

据称,阿巴乔夫是近期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遇袭的高级军官之一。

频繁的人事断层迫使俄军启用大量缺乏实战经验的年轻军官,而乌军正利用这一弱点:通过手机信号定位、物流夹带无人机、伪装潜入等手段,俄军后方指挥部屡遭“斩首”。

阿巴乔夫遇袭前,其行踪疑因通信设备泄密被乌情报局锁定,此类因通讯管控问题导致的将领伤亡事件年内已发生多次。

据报道,乌军曾发动多波次无人机协同攻击俄空军基地,采用电子诱饵、瘫痪供电等战术,据称造成部分战机受损。

整场行动投入成本较低,却对俄军战机造成较大损失,战损比较为显著。

俄军前线航空兵后撤一定距离,哈尔科夫方向制空权争夺更为激烈。

当俄第559航空团参谋长哀叹“我们对抗的是整个智能化作战云”时,乌军正将光纤无人机的作战半径推向100公里,未来这类武器的作战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对俄军部分后方设施构成潜在威胁。

Fold公司车间内,工人们用商用摄像头、开源飞控板和民用电池组装无人机,单架成本压至500美元以下。

而俄军为防御这类武器,需投入大量资金升级防空体系。

当乌军士兵通过简易终端操控无人机击毁 T-90 坦克时,战争已从传统的大规模装甲集群对抗,转变为信息化装备与传统火力之间的成本和效能较量。



上一篇:一元宇宙(01616)接获联交所复牌指引
下一篇:国产版 S-97 高速直升机试飞曝光!藏了 4 个月才被发现,美国有的我们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