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融资中质押物的适押品类和仓储质押融资监管的操作要点
一、适押品类(银行/金融机构通常接受的质押物)
仓储融资的质押物需满足**易储存、易评估、流动性强、价格稳定**等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仓储质押融资监管的操作要点#
注:
- 抵押率取决于市场价格稳定性,如铜、铝等标准化金属抵押率较高,而农产品可能因季节波动折价更多。
- 特殊要求:部分商品需符合交易所交割标准(如上期所注册品牌)。
- 不在列表但经质权方同意质押的物品。
二、仓储融资监管操作要点
为确保质押物安全,银行或金融机构会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主要流程如下:
1. 质押物准入与评估
- 权属核查:提供采购合同、发票、质检报告、仓单等权属证明。
- 价值评估:由第三方评估机构核定,按市场价或成本价(孰低原则)计算质押价值。
- 保险要求:需投保财产一切险、火灾险等,银行通常为第一受益人。
2. 仓储监管模式
- 第三方监管:委托专业物流公司(如中储、中外运)进行驻库监管。
- 动态质押:允许企业按约定置换货物,但需保持最低库存价值。
- 信息化监控:使用WMS(仓储管理系统)、物联网(RFID、GPS)实时追踪库存。
3. 日常监管措施
- 定期盘点:银行或监管方每月/季度现场抽查,核对账实是否相符。
- 价格盯市:设定警戒线(如抵押物价值下跌10%),触发补保证金或强制平仓。
- 出入库控制:所有货物进出需银行审批,并同步更新质押清单。
4. 风险处置机制
- 预警机制:市场价格下跌或库存异常时,启动追加担保或处置流程。
- 快速变现:通过期货市场套保、现货拍卖或协议回购(如与下游签订长协)降低损失。
5. 法律与合规
- 质押登记:在中国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中登网)办理登记。
- 仓单标准化:使用电子仓单(如上海保税仓单),避免重复质押风险。
三、风险提示与优化建议
1. 价格波动风险:大宗商品受国际行情影响大,建议企业搭配期货套保。
2. 仓储方风险:选择国企或银行合作库,避免“虚假仓单”(如青岛港事件)。
3. 技术赋能:采用区块链仓单提升透明度。
案例参考:
- 铜融资:贸易商将LME注册铜质押给银行,通过保税仓单获得信用证融资。
- 白酒质押:品牌库存酒为抵押,通过“动产质押+保险”模式融资。
通过规范监管流程和科技手段,仓储融资可有效盘活企业库存资产,但需严格防范货权与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