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低迷,这些行业逆势暴涨,你想不到
钱难赚时,机会到底藏哪儿?
说实话,现在钱是真的不太好赚,大家应该都有共识,人总得花钱啊,日子还得过下去,不是说只为了活着花钱,更多人花钱,是想让自己快乐一点、舒服一些,这一点变化,其实就是最大的新机会。
那有啥机会?那我今天就给大家说说我的看法,同时引几个你没听过的案例给你开开眼。
最近消费市场表面冷清,但是某些行业在默默发财,比如低价快消品、二手交易、宠物经济,还有新兴的运动和解压消费,这些都是你身边随时可抓的机会。这里面有共性,对,大家不追求“贵”,更愿意为“实用”或“好心情”买单。
我们先说低价快消品,这一块其实不用多讲,比如蜜雪冰城、名创优品都火了很久,你想过没,低价消费能火,是因为背后有人撑着,比如兰州的“1元煎饼”,拉动了一条小吃街的生意,这种低价高颜值快消品,不在于赚多少钱,是做规模做口碑,然后带流量,甚至,带出本地相关小微创业。还有数据,2023年中国“10元店”赛道,整体市场规模涨了35%,你说厉害不厉害。要抓住这种能让人用小钱改善情绪的机会,比如创意文具、精致餐具、小批量手作零食,只要够好看、便宜、买起来轻松,还是有大机会。
接着说二手市场,其实大家都变精明了,不过可不仅限于咸鱼,这一两年,闲置数码、二手母婴、线下二手家居店都在涨,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二手经济市场体量突破了1.2万亿,比三年前涨了一倍。南京有家专做二手手提包护理的小作坊,年流水搞到百万,每一只包都能收衣、翻新再卖,客户回头率比大商场还高。你可以不做平台,就在细分领域扎下去,比如只做高端母婴用品转卖,只做限量鞋的清洗服务,做透一个小切口,比追风口要稳得多。
说到宠物经济,这两年热得要命,别只盯猫粮狗粮,新细分赛道才更挣钱。上海有家给宠物猫做陪玩陪护的服务,每小时收费,比普通家政都高,因为宠物主看重“情感投资”,最近更出现宠物心理咨询、宠物智能玩具等新需求。中国城镇养宠家庭2023年突破1亿户,人均宠物年花费超2千元,如果你能开发出萌、好用又能拍照炫的宠物用品,或者把宠物遛弯、洗澡做成社群化,别怪我没提醒,正是爆发前夜。
再看解压、治愈型消费市场,现代人压力大,这是真的,不是只有香薰和盲盒,还有健身微电流贴、桌面夹娃娃机、随手撸泥球,有时候卖的不是产品,是一份仪式感。2023年小红书上“电子解压神器”搜索量同比翻了三倍,轻社交+打卡型消费大热,做点新奇好玩的低门槛解压小玩意,保证你成本低、传播快,就看你设计能力和对流行的把控。
以上几类都能赚钱,其核心是卖“情绪价值”,用低价、小单品、细致的新服务,换来好心情和确定感。体育和健康也不能落下,现在健身房不一定最好赚,反倒是运动小配件、上门教学、社区跑团更热门。去年北京高校“飞盘社”爆火,一个月能吸引上千人报名体验,商家只需要提供入门装备和场地对接,盈利模式灵活又轻。或者,只做折叠骑行、网球新手教学,用新媒体带人入门,你把一类人服务好,就是新趋势。
上面说的每个机会,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就是别硬碰硬大品牌,别卷流量标准品,比如水、面、标准奶茶这些跑马圈地的事情,小公司真做不来。你要专注“非标准”的小众细分点,而且要盯死一个埋头打透。比如只做男士油性皮肤,或者专擦女士运动鞋,成为极小领域的第一名,比什么都做有钱途。深圳有个小作坊,只卖“防静电宠物梳”,微店一年卖十多万把,比趴大平台强多了。
想致富不用跑得最快,关键是先看清楚机会在变形,在一个小切口上死磕。钱不好赚,不是机会没了,而是机会变了模样,就看你能不能看懂趋势,然后在细分领域蹲得住。
最后我想说,既然时代不断变化,你觉得还有哪些新消费习惯,会带来下一波发财机会?你会怎么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