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不填岛反设保护区,菲律宾却迎来大麻烦,中方妙计更狠!
最近南海那旮沓,又出了个新鲜事儿,而且这个弯拐得,闪了不少人的腰。就在今年9月10号,国务院一纸批文下来,要在黄岩岛搞一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这消息一出来,网上直接炸了锅,大伙儿都懵了:说好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呢?怎么画风一转,去搞环保了?这是不是怂了,退了一步?
你要是也这么想,那可就太小瞧这步棋了。恰恰相反,这一招看似风平浪静,没动一锹土,却比直接在那儿起个岛,更让马尼拉那边抓心挠肝。以前那点模糊空间,那点可以打擦边球的余地,现在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白纸黑字的国家法规。这叫换个赛道跟你玩,以前比船多,现在比规矩,棋高一着啊。
不动土才是高手过招
为啥不直接填岛?我懂,很多人都觉得,在那儿填出个机场,立个前哨,那才叫一个扬眉吐气。但咱把情绪放一放,冷静下来扒拉一下地图,你就会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黄岩岛离菲律宾的吕宋岛,撑死了也就120公里。
这距离,在现代军事里基本上就是“脸贴脸”。你在这儿花天文数字的钱,费九牛二虎之力建个机场,基本上等于把一个金疙瘩直接送到人家大炮底下。这不光不安全,还正好给了美西方那帮人借口,天天拿着大喇叭喊你“军事扩张”,到时候国际上的口水都能把你淹了。
再说了,黄岩岛的“地基”也特殊得不行。咱们在照片上看见的,涨潮时露出水面那几块小礁石,其实是一座从海底耸立起来的3000米巨山的尖儿。周围全是深不见底的海沟,想在这搞“吹沙填海”,那工程量和烧的钱,恐怕比南沙那几个岛加起来都多,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游戏。
更关键的是,黄岩岛本身就是个生态宝库。那里的珊瑚礁覆盖率相当高,是无数海洋生物的托儿所和幼儿园。真要一铲子下去粗暴填海,等于是亲手毁了这片海底花园。所以说,搞生态保护,既是现实逼的,也是咱主动站上了道义的制高点,这叫名正言顺。
换个赛道菲律宾傻眼了
那么,不填岛就等于放手了?正好说反了。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标志着我们对黄岩岛的管理,从“宣示主权”的1.0时代,直接跃升到了“常态化实际管辖”的2.0时代。这可不是喊两句口号那么简单。
以前我们派船过去巡航,主要目的是为了告诉全世界“这地方有我”,证明一种存在感。但现在,这事儿的性质彻底变了。保护区一成立,就意味着一整套国家的治理体系,像一张大网,严丝合缝地覆盖了这片海。官方文件里说得门儿清:要健全管理机构,要强化监管执法。
翻译过来就是,以后我们会有海警、渔政、科研人员,像片警一样天天在这片“责任田”里转悠。谁再想偷偷摸摸溜进来捞点东西,搞点小动作,面对的就不再是简单的“此路不通,请绕行”,而是明明白白、有法可依的执法铁拳。这套玩法,是从根上把游戏规则给改了。
灰色地带一夜清零
这一招下去,最难受、最憋屈的,毫无疑问是菲律宾。这些年,他们最拿手的就是在黄岩岛玩“碰瓷儿”和“灰色地带”战术。弄几条破渔船,后面跟两艘小海警船,隔三差五就来闯一下,刷刷存在感,还特别爱拉着一帮记者来拍“悲情大片”,在国际上哭哭啼啼扮演“受害者”。
他们敢这么玩,就是瞅准了过去规则不明的那个模糊地带。他们可以说“我们渔民在传统渔场作业”,我们虽然不认,但在具体操作上确实不好把话说死。可现在,这层窗户纸算是被我们一指头给捅破了。
黄岩岛是中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法律,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你菲律宾的渔船再进来,那就不是什么“捕鱼权”了,而是赤裸裸的非法捕捞,是破坏珍稀生态的违法行为。你的海警船再进来,那就是公然侵犯一个主权国家的法定管辖区。
这么一来,菲律宾过去那套“我弱我有理”的舆论战,彻底就没法玩了。你跑到国际上去哭诉,说我们不让你捕鱼?人家只会觉得奇怪,你为什么非要去一个别国的自然保护区里搞破坏?这在“环保”这面政治正确的大旗面前,谁是谁非,全世界都看得门儿清。
大哥在后边也使不上劲
菲律宾之所以敢这么跳,背后少不了美国在那儿拱火撑腰。但美国人那点心思,谁看不明白?他们只负责递棍子,真要让他们为了帮菲律宾抢几块礁石,冒着一艘几十亿美金的航母被“误伤”的风险,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现在我们把黄岩岛问题,从一个纯粹的主权纷争,巧妙地部分转化成了一个国内执法和环境保护议题。这一下子,就让外部势力想插手,变得更加名不正言不顺。你总不能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来支持别人在一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里搞破坏吧?
其实菲律宾现在面对的这种困局,在仁爱礁那艘破船上早就预演过一次了。那艘非法“坐滩”的“马德雷山号”,现在完全成了菲律宾的一个烫手山芋。想送补给?得看我们点头。我们让你送人道主义的淡水和食物你就送,不想让你送,船上的人就只能望洋兴叹。
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让菲律宾政府是进退两难。现在黄岩岛也正在变成这么一个让他们头疼的“死结”,唯一的区别是,在黄岩岛,他们连一艘可以“坐滩”的破船都没有。
结语
总而言之,在黄岩岛设立生态保护区,绝对不是什么退让,而是中国在南海博弈中的一次漂亮的战略升级。它标志着我们的思路,已经从过去单纯强调“我的地盘我做主”,进化到了更高层次的“我的地盘我立规矩”。我们没有选择最直接、最容易上头的方式,而是用一种更稳、更智慧,也更有力的方式,将主权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了这片蔚蓝色的国土上。不填岛,不代表不作为;不动武,反而更显从容和主动。对菲律宾来说,他们真正要头疼的,不是那儿有没有多出来一座岛,而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灰色空间”和投机取巧的余地,已经彻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