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与陈赓关系最好的黄埔生,1959年被特赦后,陈赓亲自接他出狱
1949年对中国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因为那年我们打败了蒋氏集团,新中国也成立了,百年的耻辱终于得以洗刷。可对于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宋希濂来说,这一年过得实在是太糟糕了。
那一年,我爸走了,我老婆也没了,打仗还输了,整个人声名狼藉,家也不像个家了。那时候我才42岁,可头发掉了好多,两边鬓角都白了......这是宋希濂后来在他的回忆录里写的。
宋希濂虽然是国民党里的一位高级军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和我们军队的陈赓大将,在黄埔学校时是要好的同学。
1923年,宋希濂和陈赓在长沙的育才中学里,一块儿得知孙中山先生在长沙招生,于是他俩就商量着一起去。因为都是湘乡人,所以一见面,两人就觉得特别投缘,有种“好像早就该认识”的老乡亲近感。
没过多久,他们俩都接到了被录取的好消息,心里别提多美了。但学校也跟他们说了,去学校的路费得自己想办法。陈赓和宋希濂相互看了一眼,觉得这根本不算啥难事,就算再没钱,革命的路也得走下去啊。
没过多久,他们俩就召集了二十多个人,大家一起商量好要去广州。在这二十多人里面,就有后来深得周恩来喜爱的李默庵。
那时候的宋希濂,压根不知道陈赓已经成了共产党员。在黄埔军校那会儿,党员们分共产党和国民党两拨,宋希濂受陈赓的影响,比较靠拢共产党。后来,还是陈赓介绍他正式入了党。也是因为这个关系,他还通过陈赓结识了周恩来。
但是,因为1926年发生的“中山舰事件”,宋希濂离开了共产党,从那以后,他就和党组织站在了对立面,转而支持蒋介石。对于黄埔军校的学生,蒋介石实际上非常看重,毕竟黄埔军校是他起家的重要根基。
1927年的时候,宋希濂给蒋介石寄了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忠心。蒋介石一看,心里头那个高兴啊,立马就安排宋希濂去日本陆军步兵学校进修。那时候的宋希濂,虽说还没加入共产党,但他可是个实实在在的爱国小伙子。
日军在济南犯下“五三惨案”后,在日本求学的宋希濂非常生气,他召集了1000多名中国留学生,一起开了个抗日大会。能在日本土地上开这样的会,足以说明那时候的宋希濂有着很深的爱国心。
因此,宋希濂吃了亏,被关进监狱半个月。后来经过国民政府的一番交涉,宋希濂和其他学生才被释放出来。尽管抗日行动遇到了阻碍,但宋希濂并没放在心上,他仍旧坚定地走在抗日道路上。
1931年“九一八事变”让宋希濂心里特别难受,可他当时只是个小小的旅长,没啥办法。到了“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宋希濂实在忍不住了,就带着旅里营级以上的干部,一块儿晚上去敲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家的门,要求去打日本鬼子。
这回,宋希濂总算是心想事成,他带着队伍在张治中的指挥下直接赶往上海,跟日军干上了。打那以后,宋希濂就成了黄埔军校学生里头,第一个投身抗日战争的人。
可惜没多久,这场战斗就结束了。但宋希濂的抗日劲头一点没减,全面抗战一开始,他作为军长,接连打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等大战,为抗日立下了大功。
太平洋战争打响后,宋希濂的部队虽然没出国打仗,但他们在怒江那边跟日军杠上了,还多次主动攻打日军。那会儿,宋希濂还打了松山战役,把日军的“断作战”计划给彻底搞砸了,让远征军开始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在抗日战争那会儿,宋希濂尽到了一个中国军人该尽的责任,所以后来我军才对他比较宽容,还把他列入了1959年的特赦名单里。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宋希濂和陈赓后来各走各的路了,但他也并不是一点错都没犯过。
在1935年,有件影响挺大的事儿,就是宋希濂带着部队去攻打红军,而且,他还逮捕了我们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
瞿秋白曾在黄埔军校当过一阵子老师,后来被宋希濂抓住了。宋希濂对他很敬重,还是叫他“老师”。不过,下令杀掉瞿秋白的是宋希濂,但归根结底,这命令是蒋介石给的,宋希濂不得不照做。可这事儿,成了宋希濂一辈子的心结。
抗战结束后,宋希濂在西北掌权,成了张治中的得力助手。到了1948年,宋希濂再次获得蒋介石的信任,当上了华中“剿总”的副头头,接着他又跑到湘鄂边区去做了绥靖公署的一把手。
那时候,蒋介石给宋希濂调配了差不多20万大军,里头还有好几个军是用着美国装备。那时的宋希濂信心满满,觉得自己靠着这些兵力能帮“校长”守住大半的天下。
其实,他刚刚上任不久,解放军就一下子打下了他特别看重的荆门这个地方。后来,刘邓大军一步步逼近大西南,不管宋希濂怎么拼命抵抗,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最终全军覆没。
1949年12月19日,宋希濂打算了结自己,可没想到被我军给抓住了。
宋希濂被捕后,陈赓非常挂念,特地抽空去看望他。说起来,早在1933年,陈赓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抓住时,宋希濂心里也挺着急。他还拉拢了二十多位黄埔同学,一块儿给蒋介石写信,提醒蒋介石别忘了当年陈赓救过他的命,恳请蒋介石无论如何都要手下留情,别杀陈赓。
陈赓记着这份恩情,因此,当宋希濂被我军抓住后,他特地赶来看望,还安慰他说,只要好好改过自新,以后肯定还有机会再见的。
转眼间,10年就溜走了。到了1959年,宋希濂被特别释放了,陈赓又亲自开车去接他。一见面,宋希濂就感动得眼泪直掉。陈赓拍拍他的肩膀说:“以前咱们各打各的仗,但现在我党的政策是不追究过去,只要真心改过,谁都能得到宽恕。”
让宋希濂难过的是,1961年,他的老大哥陈赓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特别伤心。那天,他在日记里写下:陈赓的去世是国家的一大损失,对我来说,也失去了一个一生中很难遇到的真心朋友。他多么伟大,多么忠诚,指挥作战那么出色,为人又那么无私勇敢……
陈赓离世后,宋希濂始终铭记着老大哥临终时的嘱托,心里盼着自己能为两岸的团聚出上一份力。
宋希濂后来拉上李默庵、侯镜如等人一起弄了个黄埔校友会,想要为祖国统一出点力。台湾那边知道后,立马就搞了个“促进会”来跟他们对着干,还骂宋希濂是“共产党的走狗”。
宋希濂听到消息后开怀大笑。不久,知名作家李敖挺身而出,替宋希濂发声,还写了一篇名叫《鹰犬将军》的文章。这篇文章一发表,马上就闹得沸沸扬扬,还有人把它转到了《北美日报》上。宋希濂读了文章,心里美滋滋的,把李敖当成了知心朋友。
而且,他还把回忆录《宋希濂自述》的名字改成了《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这本书在大陆出版以后,宋希濂特地给李敖寄了一本过去。
宋希濂晚年住在美国,但他心里一直想着要促进祖国统一。我们党对宋希濂的真心很满意。所以,1995年宋希濂在美国去世后,中共湖南省委特意在长沙为他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省委书记熊清泉还亲自写了碑文:这里是抗日名将宋希濂的墓。
过了30多年,宋希濂终于能和大哥陈赓见面了。他可以自豪地跟大哥说,自己没让他失望,后半辈子都在为国家的统一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