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罕见发大火,向日本提严正交涉,应让石破茂来北京接受教育
中国这次真火了!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将中国定义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公然叫板,直戳“一中”底线!外交部、国防部罕见联手,发出最高级别警告“严正交涉”!
更有甚者直言:邀请日本首相石破茂亲临北京,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这不再是唇枪舌剑,而是史无前例的“摊牌”与“上课”!
中国这次是真火了,而且火气大到不加掩饰。外交部、国防部,两个大衙门几乎踩着同一个鼓点,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这四个字在外交场合,分量重得很,基本等于指着鼻子警告了。引爆这一切的,就是日本内阁捣鼓出来的那份新版《防卫白皮书》。
这份文件里,给中国扣了顶新帽子,叫“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听听这词,比以前的“关切”、“担忧”狠多了。这基本就是在官方文件里,把中国直接划到了头号对手的位置上。
但光骂几句显然不够解气。一个狠招被反手甩了出来,一个极具画面感的建议:干脆把日本首相石破茂叫来北京,现场观摩一下我们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大阅兵。
这一下,性质全变了,这不是吵架,这是要当场上课了。
火气这么大,到底为啥?因为日本这次碰了不该碰的东西。得把时间拉回到1972年,那时候中日建交,是签了文件的,白纸黑字写着日本承认“一个中国”。这是两国能坐下来谈事儿的桌子腿,是压箱底的规矩。几十年来,不管怎么闹别扭,这根线谁都不敢轻易踩。
可日本这回的白皮书,偏偏就在台湾问题上大做文章,说什么“军事失衡”,担心我们“武力改变现状”。这在中国听来,意思就很明白了:你这是想把我们家的事,当成你自己的事来管了。这等于是在掀桌子,想把当年自己亲口答应的事给赖掉。
所以你看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发言,重点都不是去辩论什么“威胁论”,而是直接点明,你们这么干,是在动摇两国关系的根基。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别玩火,你们正在严重误判形势。
扒开这本白皮书的皮,里面藏着的,与其说是对中国的恐惧,不如说是日本自己的心虚和算计。这玩意儿首先是说给他们自己人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涨军费、松绑军事限制找个借口。
你看,又是要把防卫预算提到GDP的2%,又是要搞什么“反击能力”,这些动作在日本国内阻力不小。怎么办?树立一个强大的外部敌人,是最好用的办法。把“中国威胁”喊得越响,国内那些和平宪法的限制就越容易被突破。
更深一层,是日本现在心里没底。美国这个带头大哥,政策摇摇摆摆,说不定哪天就不靠谱了。旁边的邻居中国,块头又长得这么快,经济、军事实力都追上来了。这种双重压力下,日本的精英层很焦虑。把中国定义成“挑战”,既能对内统一思想,又能对外抱团取暖,是他们最顺手的操作。
白皮书里还塞了个新词,叫“灰色地带行动”。这可不是个简单的军事术语,这是个精心设计的话术陷阱。它的意思就是,把我们一些正当的维权行为,比如海警船在自己领海巡逻,军机在自家门口训练,都给描绘成一种“非战非和”的挑衅。
这套说辞的阴险之处就在于,它提前给我们的所有行动都打上了一个“坏人”的标签。
就好比我天天在我家院子里散步,你非说我这是在准备闯进你家。这样一来,以后他们要是想插手台海,就可以说“你看,他们一直在搞灰色地带行动,我们是出来维护和平的”。这个坑挖得很深。
面对这种步步紧逼的算计,中国这边的回应堪称一个“阳谋”,不跟你玩虚的。邀请石破茂来看阅兵,这一招太直接了,直接把选择题推到了他脸上。这邀请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历史课,一层是实力课。
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个时间点本身就是个提醒。意思很明白:别忘了历史,别忘了你们当年是战败国,别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是在敲打日本,别总想着修改历史,侵略这笔账还没算清呢。
另一层,就是让他亲眼来看看。日本文化里有个特点,叫“慕强”,就是佩服强者。与其费口舌去争辩,不如让他站到天安门城楼下,亲眼看看我们的导弹车队,亲眼看看我们的新式战机。
用他看得懂的方式告诉他,今日的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中国,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再做打算。
这下,球就踢给了石破茂。他上台后,嘴上总说要改善关系,但身体却很诚实,该批的白皮书照批不误。这次的邀请,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来吧,国内右翼要骂他“屈服”。不来吧,那他之前说的那些漂亮话就全成了笑话,等于自己打自己脸。
说白了,中日关系现在就是拧巴着。经济上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政治上却越走越远,互信几乎没有了。日本的白皮书只是个症状,病根在于它战后的心态一直没摆正,既想挣脱束缚,又对邻居的崛起充满恐惧。
所以,这次的阅兵邀请,不是外交姿态,就是一次摊牌。石破茂怎么接招,东亚这盘棋的下一步,可能就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