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毛主席慧眼识人,在评价陈毅时却戏谑道:陈老总全仗两人并肩作战

发布日期:2025-07-10 14:50    点击次数:92

新中国成立后,十位杰出将领被封为元帅,陈毅便是其中之一。然而,毛泽东在评价陈毅时,却幽默地表示陈毅的成功得益于两位擅长作战的战友,而且他们分别位于南北两地。毛泽东历来以精准的眼光识人,他对于陈毅的这一评价同样精准。那么,毛泽东所指的这两位将领究竟是谁呢?

在解放战争的风云变幻中,陈毅同志肩负重任,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与政治委员。然而,这支部队源于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的合并,两支部队分别南北对峙。在山东野战军中,许世友将军的军事才能尤为突出,而他能够被委以山东战场的重任,更是毛主席亲自指派。因此,许世友将军赴山东的时间,甚至早于陈毅同志。

毛主席对许世友的才能有着深刻的认识,深知他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若委以重任,派往山东,必能令我军在彼处蓬勃发展。许世友在山东取得的成就斐然,不仅成功建立了根据地,更推动了我军迅猛成长,无愧于毛主席的厚望。

山东对于许世友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踏入山东土地,他便着手建立军队,并担任该部队的司令。这支军队日后演变为九纵,成为山东军区倚重的核心力量。经过整编,九纵并入27军,而这支部队正是赫赫有名的王牌部队。由此可见,许世友的才能之卓越与强大。

在投身孟良崮之战时,陈毅曾向许世友征询对战役胜算的看法。许世友坦言,其部队尚未全员投入战场。闻听此言,陈毅心中喜悦不已,由此,华东野战军全体将士对胜利满怀信心。最终,我军大获全胜,将敌74师彻底击败,悉数歼灭。

显而易见,许世友成为陈毅在北方的重要支柱,关键时刻更是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仅是陈毅手中握定的制胜法宝,更是确保战局胜利的关键人物。随着华东野战军的成立,许世友被任命为东兵团的司令,谭震林则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他们携手守护山东,确保敌人无机可乘。

在山东,许世友坐镇指挥,陈毅因而安心无忧。在南边,陈毅亦有所倚重之人,那便是粟裕。粟裕原本在华中野战军任司令,华野成立后,他晋升为副司令。然而,许多人对粟裕如此才华横溢,却仅担任副司令之职感到不解。

在职务的等级之上,粟裕向来淡然处之,而陈毅,在粟裕心中,更是他尊敬的前辈首长。因此,他毫无保留地接受成为陈毅的部下。同时,陈毅在军事上同样倚重粟裕,这源于粟裕卓越的军事才能。林彪也曾称赞粟裕擅长施展奇谋,即便是交由他指挥的战斗,也不一定能取得如粟裕那般辉煌的战果。

鉴于粟裕才能卓越,林彪亦对其赞誉有加,毛主席自是心知肚明。华野军事指挥的重任,早已由他亲自指派粟裕担任。1948年,一场激战即将在华东地区展开,毛主席决定将陈毅调往中原局。陈毅离任后,司令一职自应由粟裕接任,毛主席亦持此意。他深信,让粟裕执掌华野,实为明智之举,此举亦能让他得以全权施展。

然而,粟裕却坚决予以婉拒,强调华东野战军离不开陈毅的领导,凭借他的才智,华野方能取得胜利,陈毅堪称华野的中流砥柱。在粟裕的多次恳请之下,陈毅在华野的职位得以保留,而粟裕则仅担任代理司令一职。因此,陈毅倚重粟裕,粟裕亦全力以赴,为陈毅献计献策。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们俩立下了赫赫战功,建国后,全军进行授衔,粟裕荣获大将军衔,许世友则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们均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重用,其中许世友更是荣任南京军区司令。尽管粟裕并未担任大军区司令一职,但他同样身兼中央委员之重任,并最终晋升为总长。这一切无不表明,他们的能力深得中央的认可。这也足以看出,陈毅将军善于识人用人,否则何以培育出如此两位能力卓著的部下?



上一篇:抗战时,大砍刀能一下劈断日军刺刀?老兵怒道:胡说八道
下一篇:演员谭凯坦诚致歉!回应自家饺子店出餐慢原因,获网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