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为何银行App越精简,用户越不会用?关停潮真相曝光

发布日期:2025-11-23 19:42    点击次数:166

一位退休教师翻着手机里仅剩的两个银行App,叹了口气:“以前是五个,现在只剩一个,可我反而更不会用了。”她记得,原来信用卡还款一点就进,现在要在主App里点开“信用卡”、再进“账单管理”、最后才能找到“一键还款”——而这个按钮,上周还藏在另一个菜单里。

2025年,银行App正经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洗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渤海银行等陆续关停独立的信用卡与生活服务App,将功能并入主App。表面看,这是对监管要求的响应,实则是银行在用户流失与成本压力下的必然选择。但这轮整合的真正考验,不在技术迁移,而在能否打破内部壁垒,避免“入口合并了,体验却更割裂”。

这场关停潮由三股力量推动。监管明确要求精简低效应用,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9月发文,要求银行统筹移动渠道;运营成本高企,一个独立App每年需投入数百万元维护,却仅有百万级月活;用户早已用脚投票,社交平台上“删App”成为共识。整合看似顺理成章,但问题也随之浮现:功能迁进去了,服务却未必连得上。

有用户反映,在主App内用信用卡积分抵扣水电费时,系统提示“权益不可用”,跳转至客服页面后又被告知“活动已结束”,而原“缤纷生活”App的推送却显示优惠仍在进行。这种信息断层,暴露出后台系统并未真正打通。信用卡、生活服务、理财等模块仍由不同团队维护,数据标准不一,权限体系独立。即便前端合并,用户仍需在“同一个App”里完成“跨系统操作”,体验如同在一座大楼里不断穿越防火墙。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组织惯性。过去,信用卡中心追求发卡量,财富部门紧盯AUM,生活平台专注流量变现,各自为政催生了“App军备竞赛”。如今监管倒逼整合,但考核机制未变,部门协作仍难顺畅。某银行员工透露:“功能归到主App,但积分规则、优惠投放仍要层层审批,跨部门协调比以前还慢。”这种“条线为王”的思维,让技术整合沦为界面拼贴。

真正的“超级App”不应只是功能的堆砌,而应是服务流程的重构。用户要的不是在一个App里找五个入口,而是一键完成“还信用卡+抵积分+开电子发票”的连贯动作。这要求银行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用户旅程为中心”,建立跨职能敏捷团队,统一数据模型与身份认证体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整合的终点不是少一个App,而是少一次点击。”

银行App的关停潮,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揭开了一场更艰难的变革。技术可以迁移,数据可以合并,唯独组织惯性最难清除。若只做表面整合,用户终将用沉默再次投票——这一次,他们不会删App,而是删账户。未来银行的竞争,不在入口多寡,而在服务是否真正“一体化”。当所有功能终于融为一滴水,用户才愿让它常驻指尖。



上一篇:皮草与小脚裤的街头尴尬时刻
下一篇:空调买奥克斯还是长虹?哪个品牌更好,多方面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