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能源交易背后的危机:7500亿妥协,欧洲跌入百年低谷的序章
7月27日,在美国特恩伯里高尔夫球场,一份协议悄然签下。没有香槟,没有欢庆,只有一片死寂。这份协议,彻底扯下了欧盟最后一块遮羞布。特朗普称之为“史诗级胜利”,而对岸的欧洲,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愤怒与茫然。
协议的条款,字字泣血。美国对欧盟商品征收15%的关税,而欧盟不仅不敢反抗,还承诺在未来三年内,掏出7500亿美元购买美国的能源,并追加6000亿美元的投资,外加一大笔美制武器的采购订单。
消息传来,法国总理贝鲁气得脸色发青,公开怒斥这是“欧洲的黑暗时刻”。勒庞更是毫不留情,直言这是“政治、经济和道义上的三重投降”。可笑的是,德国那边竟然有人自我安慰说,15%总比30%强吧?瑞典贸易部长也附和,这是“最不坏的选择”。可这真的是“选择”吗?
被拔光羽毛的老鹰
欧洲人还没从经济的重创中缓过神,8月3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又在电视上扔出一颗炸弹,宣称欧盟准备向乌克兰派兵“维和”。这话一出,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当场翻脸,怒吼:“我们根本没授权!”法国国内更是立刻进入战备状态,要求全国医院在2026年3月前,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
就在这时,一家美国媒体刊发了一篇评论,标题刺眼——《欧洲的百年屈辱可能才刚刚开始》。作者齐默尔曼毫不客气地将今日欧盟比作晚清,正在签下一份又一份的“新不平等条约”。齐默尔曼还假惺惺地给了三条“自救建议”:报复美国、分散贸易、强化内部。听起来头头是道,但欧洲真有这个本钱吗?
报复?拿什么报复?现在的欧盟,经济增长率不到1%,能源价格高到离谱,重税压得企业喘不过气,人口老龄化,基建破败不堪,连地铁罢工都成了家常便饭。比利时媒体一针见血:欧洲早就习惯了依赖,能源靠俄罗斯,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现在三大支柱全塌了,俄罗斯能源断供,中国市场不稳,美国这个“盟友”反手就是一刀。一只被拔光羽毛的老鹰,还谈什么反击?
看不见的手铐
更深层的原因是,美国对欧洲经济的控制,早已深入骨髓。在法国,超过两千家美国企业掌握着75%的计算机市场;就连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化工产业,也早已被美资蚕食。德国更惨,最大的30家企业中,24家受到美国监管。欧盟五百强里,近四成引入了美国资本,董事会里美国人的话语权甚至超过了德国人。
这还不是最狠的。美国真正的杀器,是它的“长臂管辖”。法国的阿尔斯通,一个工业明珠,就因为被美国盯上,以“反腐”为名肢解出售。德国风电巨头安纳康,也因所谓的“专利问题”被美国制裁,负责人甚至被传唤到美国受审,公司被禁出口整整十年,直到2020年才解禁,元气大伤。
证据?美国国家安全局自己都承认,是“通过间谍手段”拿到的。这和黑社会有什么区别?可欧洲敢怒不敢言。连反垄断调查谷歌这种事,都被美国一吓唬就草草收场。所以说,报复美国?那只是一个无力的梦罢了。
朋友?一个都没有了
第二个建议,分散贸易伙伴。这话说得轻巧。2022年北溪管道被炸,德国彻底失去了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美国看准时机,一边高价卖能源,一边用《通胀削减法案》把欧洲企业往自己家里拉。光是一个俄亥俄州,就吸引了47家德国企业落户。
一些欧洲企业,比如丹麦的马士基,确实想转向亚非拉。但这些市场早就不是几十年前的蓝海了。亚洲有中国,非洲有印度,拉美有巴西,欧洲企业成本高、效率低,连非洲客户都开始嫌弃。想找新朋友,却发现牌桌上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第三条建议,加强内部市场。这更是老调重弹。欧盟内部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27个国家各有各的算盘。德国想借机加强主导权,法国就阳奉阴违,东欧国家则觉得自己永远是大国的“工具人”。
2024年,欧盟央行前行长德拉吉曾提议,每年投资8000亿欧元搞再工业化。计划听着热血沸腾,结果呢?德国说不同意搞共同债务,法国说没钱,计划瞬间搁浅。欧洲央行自己都承认,每年至少有110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
更可悲的是,欧洲在科技浪潮中已经彻底掉队。今年4月的数据显示,全球前十大科技公司,美国占了八家,中国占两家,欧洲一家都没有。那个曾经“发明全世界”的欧洲,如今沦落到“发明在欧洲,赚钱在别人家”的尴尬境地。
致命的盟友
基辛格那句名言,如今听来字字诛心:“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欧洲,正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次的贸易协议,最隐秘的毒丸,是欧盟承诺“大规模采购美国军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机将取代欧洲自己的“台风”和“阵风”,这等于直接扼杀了法德主导的“未来空战系统”项目。这不仅是经济上的屈服,更是战略自主权的彻底缴械。
结语
看看美国的关税、制裁、政治施压,再看看欧盟内部的分裂、内耗、相互提防,谁还能天真地相信欧洲有“复兴”的机会?曾经的工业基础,早在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后就被打得七零八落。90年代,工业产值还能占GDP的30%,到了今年,只剩下可怜的22%。产业空心化,靠服务业和金融泡沫维持着虚假的繁荣,一旦泡沫破裂,就是一地鸡毛。
特朗普在发布会上那句“我们会监督每一分钱”,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宣告。这不是一份贸易协议的终点,而是一场慢性绞杀的开始。一个曾经自诩为文明灯塔的大陆,如今却在全球舞台上被边缘化,它的骄傲与尊严,正在被现实一点一点地耗干。这场百年难题,才刚刚拉开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