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户外大屏看球,球迷齐聚热聊,商圈人气带动消费
南京夜空气头有点闷,等到户外大屏点亮,人群慢慢密起来,三山街南京万象天地前,梧桐广场总是比别处宽敞,撑着巨幕LED屏,外头人来人往,广场中间乌泱泱已经分不清响声是哪块区域飘来的。大家朝着屏幕守着,不紧不慢等球开。一眼望过去,各色队服,年轻人多,队服上“南京”两个字抢眼,满是队徽贴纸的帽子里还有几位老球迷,背着手坐最前排。饮料杯和棒冰统一透明塑料杯,靠近大屏边的沙发区还有冰桶。地上小孩三三两两蹦来跳去,大人之间闲聊着赛场内外的事。南京队没能抢到奥体的门票,没什么影响,反正今天户外这块屏,临场感也是要多少有多少。
万象天地那排道旗和竖幅,风一吹起来哗哗的,每个角度都能看到“鸭轴登场”“南京加油”。赛事直播还没响起,附近已经摆出临时摇旗架,三五成群的小姑娘在现场发应援纸板,几条长长的横幅往栏杆上一裱,“苏超”的Logo和南京的口号连成一气。这时候广场外圈的饮品摊也热闹起来,冰镇柠檬水销量翻倍,龙舌兰兑着冰柠檬、气泡水、啤酒一种不落——工作人员往杯里塞几个冰块,要谁喝加一片薄荷叶能消暑一下。
赛事刚一起播,灯光拉到最亮,大家有点安静。两边球队名单打出来,谁谁先发,话题继续烧起来,有人翻着数据聊过往战绩,也有苦恼南京队锋线今晚组合不太理想,“前几场进球数还行,这一轮估计难点。”手机屏反射出来的都是同一个界面,足球社群已经开始刷“今晚悬念大不大”。有女球迷举着队旗,直接站高声喊队员名字——全场就跟被点着似的,带着喝彩声回荡一圈又一圈。队服一色蓝底黄纹,和队里队外统一,氛围凑到顶点。有人边看边发观赛短视频到社交平台,友圈里很快出现同样场景:“虽然没进奥体看,但商场大屏外头人气也不虚。”
观众里还有不少外地专程赶来的,一家三口从绍兴来南京,就是奔着这一场。小姑娘穿了家长给买的新球鞋,来的路上还拍了合照,“这阵子本地苏超热起来,南京这边氛围浓。”一家人围坐在二排,把定制饮品杯留着,“做个纪念,下次还会带朋友来。”
人流的跨度最直观,一场球,南京奥体进场超两万人,没抢到票的选择万象天地大屏,实际人数查不过来,大屏区附近临时停车场甚至多了指示牌,扩容后还得再调两回——赛事一开,附近商户门口围人成了半个足球市集。连着观赛饮品店小程序显示,开赛头20分钟销量同比上月同期增长了97%,气泡水已上400多杯,气温没太高也没太低,但商业数据曲线整个被拉高。隔壁奶茶店老板关门前跟隔壁火锅店主聊,所有热门球场IP,带动线下消费实打实,夏天的夜就靠这些人气撑着。
赛事转播区边上,主持带起节奏,问大家今晚预测,谁是关键先生,领奖转盘还能抽校园门票、小球迷手办。不远处是互动拍照墙,一波波人路过都得合个影,最后摆队旗、击鼓齐喊南京队加油。看球间隙轮番放观众采访,有人说“主场冲劲最大,对苏州能拿三分”,也有朋友直接拿自己队服让旁边市民签字,结果最后几十人涌过来,反复拍照拍短视频,晚上还会有“南京队空降合影”消息等着揭晓。
屏幕上主教练表情紧,现场观众看见球队陷入僵局,气氛拧到一块儿,有人开玩笑“喝完这杯不进球换家啤酒吧”,有人分析赛区积分形势。“南京队最近防守丢球率高,前场压不下去。”技术统计边播边分析,画面切到控球率57%对43%,全场跟着鼓掌——进攻推进时,所有人下意识前倾,呼吸都慢了两拍。进球镜头还没过,现场已经有人高举双手庆祝,“南京真的不容易”。本轮比赛前,南京主场排名第三,胜场小幅落后,晋级还得比净胜球和胜负关系。每个回合都有人掏出数据表格,切换App看同一时间其他场次进度。就像连城外的气氛,共同参与感拉满。
一段时间下来,观赛福利饮品敞开供应,靠近前区的座椅区最快被占满,旁边站着的观众边挥手边喊,几乎每一次有威胁射门或漂亮防守都能激起一阵呐喊——喝彩声和遥远的奥体主场真正配合到一块了,镜头扫过时,小小的人群摇旗助威,几乎没谁刷手机,所有人目光都盯着大屏,一个信号卡顿都能引发一阵小呼声。
商场运营方面专门派出志愿团队维持秩序,入口处设指示牌,防止突发打拥挤。观赛完散场后,广场外围留下一地饮杯,有义工收拾不多久就清空。活动结束后,商场官方社交号推送观赛数据,单场线下参与超过两千,公众号、社群直播点击过万。“苏超”话题当天热议量直接进南京城市热搜前五。夜晚灯光熄到最暗,大屏还没撤,人群零星分散在四周继续聊球,有格外执着的球迷干脆裹着队旗拍下“散场故事”发上了网络,“谁说不是主场也没人气,南京这温度顶。”观赛不单是看球,这个夏天的夜,让热闹感都变得具体起来。
有屏的地方就有主场气氛,球场有限,情绪和记忆却能溢出来,南京夜市与足球热度连成一体,越热越有人愿意走出来,喝个冰饮看一场“苏超”,南京市民把热爱也“晒”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你怎么看呢?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