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庐山会议前后的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王光美)
《王光美访谈录》——中央文献出版社精编出版
执笔:黄峥
01
朱德建议少奇为国家主席。
早在党的八大召开前,毛主席就提出他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并且到适当时候不当党的主席。
因此,在八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载有一条规定:“中央委员会在认为必要时,有权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毛主席曾言,今后他将以名誉主席的身份自居。
对毛主席不当下届国家主席的问题,一开始干部群众中有顾虑,可毛主席始终坚持。
这样,在1958年12月党的八届六中全会上,就专门作了一个决议,同意毛主席提出的不做下届国家主席候选人的建议。
在筹备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之际,朱德同志提议由刘少奇同志出任国家主席。
中央书记处承担了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人事安排的具体职责。在那个时期,邓小平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一职,朱德同志特地致信于小平同志及书记处,信中提及:
“我认为,将刘少奇同志提名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最为适宜。他深厚的威望、卓越的能力以及对人民革命事业的坚定忠诚,赢得了党内外以及国内外革命人民的普遍尊敬与一致认同。”
少奇同志在党的会议中屡次婉拒,并建议由其他同志接任此职。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中央最终决定提名少奇同志为国家主席的候选人。
1959年四月,党的八届七中全会顺利召开,与会成员一致同意,将刘少奇同志推荐为中共中央向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提交的国家主席候选人。
少奇同志的组织意识尤为坚定,一旦党的决策既定,他便不再多言。
主席亦曾就此事发表重要讲话。1959年4月15日,于最高国务会议之上,主席明确指出:
“在我所担任共产党内部工作主持的行列中,我自认为位列其中,然而,我并不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对此,我时而参与管理,时而选择放手。
频繁负责管理的是哪位同志?正是少奇同志。每当我自己离京,他的工作便由他来代为处理。
岁月如梭,自延安起便如此,至今来到北京已有十个春秋。在延安时期,每当我有事前往重庆,代理我工作的便是少奇同志。
担任国家主席一职,对他而言更为适宜。这并非意味着朱德同志不适宜,而是在比较之下,刘少奇同志似乎更为合适。同时,朱德同志也力荐刘少奇同志担当此任。
因此,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少奇同志荣膺国家主席的宝座。
02
选日无笑颜
选举日当天,少奇同志完成会议后返回家中。当时,我家位于中南海西楼甲楼,工作人员与家人纷纷涌出,与他热情握手,以示庆祝与祝福。
少奇只是轻轻一点头,面容上未露丝毫笑意,如同往常那般,举起手向众人示意,便转身步入了他的办公室。
我没向他祝贺,我理解他的心情。他平时说:“人民将信任赋予你,你便不能辜负这份重托。”那时,我国经济严重失衡,民众生活陷入困境,国际间反华势力愈发猖獗。他正是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接受使命。在国家主席的岗位上,他肩负的责任无比重大,又怎能轻易展露笑颜呢?
在那个国庆佳节,《人民日报》等众多报纸头版首次发布了毛主席与少奇同志的标准肖像。
少奇同志婉拒了刊登他个人照片的请求,他解释道:“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党领导一切,毛主席作为党的主席,因此刊登毛主席的照片便已足够。”
相关部门指出此处存在一个面向外界的关切。毛主席随即表示,不宜隐瞒,务必予以公开。
有人提议毛主席的照片大一些,少奇同志的照片小一些。毛主席马上说:“为何要缩小?咱们一样大!”最终,此事便如此决定了。
自此,每逢国庆佳节,刊登毛主席和少奇同志的标准画像便成为了一项固定传统,这一做法延续至“文化大革命”时期。
03
庐山会议前期气氛轻松。
谈及庐山会议,我尚记得,当年少奇同志与我,于1959年6月27日一同乘坐火车,自北京出发,抵达武汉,而后转乘前往庐山。
铁道部特地安排了一列专列,其中乘坐的除了刘少奇同志,还有朱德、彭德怀两位同志。邓小平同志不幸摔伤腿部,正在家中休养,因此未能一同前往庐山。
行进于北京至武昌的途中,每当列车停靠于大站,常能目睹站台上堆积如山的碎铁。
夜幕降临,偶有火光冲天映照在铁路两侧,那景象揭示了大规模炼钢作业正在进行。村民们将参天大树锯成一段段,焚烧成焦炭,再以此作为炼铁的原料。
偶尔,少奇与我一同下车漫步。彭老总亦不时下来散步。于某个车站,我们瞥见堆积如山般的废铁,细观之下,发现其中不少是砸碎的铁锅碎片,正是炼制钢铁的材料。
彭总怒了,对这做法不赞同。
抵达武汉后,我与少奇同志同住武昌,其地临近毛主席的住所。
毛主席于28日抵达武昌。在此之前,他刚刚完成了对湖南的实地考察。
抵达武汉的次日,即6月29日,毛主席特地通知刘少奇同志,前往一艘泊于长江之上的船只进行会面与商讨。会议结束后,若愿意者,可在长江中畅游一番。
主席特别叮嘱,让我一同前往。事实上,我掌握游泳技艺是在1954年,于北戴河由毛主席亲自传授的,因此,每当主席游泳时,他总会邀请我一同参与。
会议在船上圆满结束后,主席随即下水畅游。然而,由于少奇同志患有肩周炎,他未能加入游泳的行列。
我潜入水中,畅游一番。毛主席亲切地鼓励我:“大胆些,下到水里,让水流冲刷一番,你的恐惧便会消散。”游了片刻,我便沿着岸边爬上岸来。
在更衣之际,由于对当地部队所安排的这片区域尚不熟悉,我不慎踏空,导致脚部扭伤。
6月30日夜晚,相关部门安排了毛主席及少奇同志一同乘坐同一艘船只前往九江。该船上设有两个大小不一的包间,毛主席选择了较大的包间居住,而我与少奇同志则居于较小的那间。
7月2日,庐山迎来了一场中央政治局扩大的重要会议。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深入总结“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教训。
分组讨论分为六个大区进行。少奇同志所在的分组隶属于中南地区。
起初,氛围显得格外轻松。白日里召开会议,夜晚则常举办舞会或演出。鉴于许多同志此乃首次造访庐山,他们便纷纷把握会议间隙,尽情游览观光。
在1927年大革命遭受挫败之后,少奇同志曾前往庐山疗养。三十余载光阴荏苒,许多地方他已经不再熟悉,因此,他心生一念,想要四处游历一番。一天少奇心生一念,欲登庐山顶,俯瞰长江与鄱阳湖的壮丽风光,我们便欣然陪同他一同攀登。
我们在攀登途中的那一刻,恰逢毛主席从高处步下。
主席从远处望见我手持拐杖,便呼唤了一声,似乎是在询问我的腿部状况。我说没什么。
后来,我在不同的场合多次遇见了主席,他精神焕发,情绪愉悦。他甚至风趣地称此次聚会为一场“神仙盛会”。
庐山会议的前半程,情况可谓是相当积极。会议气氛既轻松融洽,与会者亦纷纷总结过往经验,致力于纠正“左”倾思想的偏差。
04
彭总的信激怒毛泽东
至7月14日,彭德怀同志致信毛主席,就“大跃进”运动期间的工作发表了个人看法,其中不乏在当时看来颇为尖锐的言论。
7月16日,毛主席把彭总的信加了个标题:“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并在会议中予以分发。至此,与会众人方才意识到彭总曾向主席致信。
彭总的亲笔信送达少奇同志手中之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秘书吴振英、刘振德同志的眼帘。他们一致认为,彭老总的来信文采斐然,充分表达了他们的心声,并对彭总勇于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
会议的议程随即转向了对彭总信件的深入探讨。在此次讨论中,少奇同志并未对彭总的信件作出直接的评论。他提出了“充分陈述成绩,透彻分析不足”的观点,此建议赢得了与会多数人的认同。
7月23日清晨,会务组紧急通知,当日上午将举行一场全体大会,届时毛主席将发表重要讲话。
原本并无此项议程,致使少奇同志在前一日深夜才服下安眠药得以入眠。听闻此乃主席召集的会议,我急忙将他唤醒。
因安眠药的作用尚未消退,他陷入半梦半醒的状态,踉踉跄跄地离开了。
少奇开完会,气氛变差。
秘书吴振英同志是跟少奇同志一起去开会的。他一回来就紧张地说:“毛主席发火啦!主席在会上对彭老总的信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我们议论了半天,竟然一点也没看出来。”
会议结束之际,胡乔木同志与少奇同志一同抵达了我们的居住地。
乔木同志彼时担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一职,在会议中承担了起草文件的重任。彼时,文件已初步成稿,定名为《庐山会议诸问题的议定记录》,其核心内容旨在纠正部分“左”倾倾向。
乔木向我透露,他同样是昨晚服用了安眠药,今晨被紧急召集参与会议,至今仍感到头昏脑胀。
于是,在我们居住地的那家小餐馆内,少奇、乔木以及我,我们三人共进午餐。
用餐之际,我耳闻他们谈论关于文件事宜。乔木提出,鉴于当前形势已发生显著变化,我们是否还需沿用那份文件?是否应继续执行?
少奇:继续写文件。
后来会议上就开始批判彭老总了,说他是右倾机会主义,反党小集团。
鉴于黄克诚同志(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解放军总参谋长)、张闻天同志(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外交部常务副部长)以及周小舟同志(时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均对彭总的观点表示支持,因此他们也成为了批判的对象,被指责为反党集团的成员。
张闻天等同志拜访了少奇同志,并表示:我们上山后已将相关情况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还曾称赞我们的汇报做得很好。如今,为何又要对我们进行批评呢?
少奇陷入了沉默,最后只得开口:“请大家认真倾听彼此的见解吧!”
少奇同志始终心系那份旧有的文件。他于是再次寻访乔木,提出建议,主张将反右倾的文件仅限于省一级的发放,不应再向下层传达。同时,他亦提议制定一份文件,用以持续纠正“左”倾错误,并将其下发至县级及以下单位。少奇同志还希望乔木将此建议转呈毛主席。
但会上批判彭总的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了,乔木没敢向毛主席转达少奇的提议。
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同志在回顾历史经验时指出:若当时高层坚决抵制“右”倾,而基层亦能有力地抵制“左”倾,那么局势或许会更为乐观。
毛主席听闻此事,对胡乔木同志进行了批评:“党的副主席已下令让你完成这项任务,你理应遵命,不履行职责是不妥当的。”
05
毛主席请我游泳
大约是在七月二十几日,毛主席的贴身卫士拨通了刘振德的秘书的电话,告知他毛主席诚挚邀请我前往芦林水库畅游。
我迅速搜寻出游泳衣。行前,我感到一阵寒意,便又寻得一双丝袜,将其穿上。
少奇瞥我一眼,道:“还穿丝袜?”
芦林水库与毛主席居住的“美庐”相隔不远。毛主席常在此畅游,有时还会邀请其他同志一同下水,边游边谈。据悉,前一天,王任重同志便受到了邀请,与主席共度了一段愉快的游泳时光。
抵达芦林水库时,毛主席及众位同志正沉浸在游泳的乐趣之中。我向主席致以问候,随即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一同畅游。
在稍后的休息间隙,主席关心地询问:“少奇同志的身体状况如何?”
我对他说:“少奇同志正受肩周炎之苦,尚未痊愈。近期因工作繁重,他深感疲惫,因此来到这里后并未参与众多活动。”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表示:“请转告少奇同志,不必过于紧张。会议结束后,不妨找个地方稍作休憩。”
少奇同志的这一阶段确实颇为焦虑。自毛主席批示了彭总的来信之后,他的心情愈发沉重,整日将自己困于办公室之中,不外出参与任何娱乐活动,不是埋头研读材料,便是陷入沉思。夜幕降临,他往往需要服用大量的安眠药方能安然入梦。
某日破晓时分,少奇服用了安眠药,稍作审阅文件,遂起身前往洗手间。然而,他“啪”地一声栽倒在地,竟浑然不觉。
我顿时惊愕不已,急忙拨打电话呼叫工作人员前来。众人纷纷动手,将少奇小心翼翼地抬至床上。医生迅速为他把脉,测量血压,结果显示一切正常,这才让在场的大家松了一口气。
少奇依旧沉睡在朦胧之中。据医生推测,他可能是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物。
午后,少奇缓缓醒来,我将眼前的情景详细告知于他,他轻笑一声,回应道:“这我并不知晓。”
林彪7月29日也上了庐山。他一发言就把调子上得很高,说彭德怀同志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
毛主席再度提议,将先前滞留北京的诸多中央与军队干部召集至庐山,举行八届八中全会,并就此议题达成决议。
在这段日子里,毛主席屡次邀请我一同游泳。某日,毛主席的秘书徐业夫同志来电告知我,邀请我共赴泳池,恰逢我正游览含鄱口,徐业夫同志更是亲自驾车前来寻我。
不久,江青亦步入了庐山的行列。她自广州而来,身边还携带着几位协助她进行摄影的摄影师。抵达庐山后,她便整日奔波于选景与摄影之间。
一日,毛主席特地通知我,让我带着孩子们一同前往芦林水库畅游。
抵达彼处,我们荣幸地见到了江青同志,以及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同志的夫人水静女士,还有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同志的夫人余叔女士,她们也莅临了现场。
大家说说笑笑,江青合影了。
片刻间,电话铃声骤起,有人告知江青,天空中的云彩正缓缓飘来,催促她速速前往拍摄。江青早已在庐山仙人洞精心挑选了拍摄地点,并派人守候。她毫不犹豫地放下我们,匆匆离去。
于是,我们一同前往水库畅游。毛主席亦下水共泳。游泳归来,正值正午时分,主席特意留我们共进午餐。
餐点已备妥,江青却迟迟未返。尽管催促了两次,她的身影依旧未现。
众人纷纷表示:“请您毛主席先行用餐,以便能及早得到休息。我们在此等候江青同志的到来,届时再共同进餐。”
毛主席邀:“一起用餐!”
众人刚刚落座,江青匆匆归来。她一眼瞥见眼前的情景,脸色顿时阴沉,愤然道:“自家的文章固然出色,他人的妻子却各有千秋。”主席哈哈一笑。
我未曾料想,江青竟在众多人以及孩童的面前发表那般言论,实在出乎意料,我唯有佯装未曾听闻,急忙为她腾出座位,并询问她的摄影经历,这才使得她的情绪逐渐平复。
随后,毛主席挥毫泼墨,为江青所摄庐山仙人洞之景题写了“暮色苍茫看劲松”的诗句。
06
庐山会议转向原因
庐山会议期间,竟发生了令人惋惜的180度大转弯。许多因素。
彭总的某些言辞的确不够得体,譬如提及过往在延安举行的华北会议期间,有人对他进行了长达40天的指责与辱骂。此外,他对于中国面临的重大困境,似乎暗示了需要依赖苏联红军的力量来予以解决。
正好这时驻苏大使馆发来情报,汇集了苏联领导人指责我们党的材料,所用的语言同彭总的说法相像。苏联大使尤金还在北京对留守中央的陈毅同志说:“此刻,你完全可以发动政变。”
在庐山会议前夕,苏联政府正式向我国政府发出通知,宣布将停止向我们提供制造原子弹所需的设备。结合彭总在会前率军事代表团访问东欧数国并受到热烈欢迎等事实,人们纷纷猜测他背后有着国际势力支持,“为民请命”。
在庐山会议上,少奇同志是站在毛主席一边的,也错误地批判了彭德怀同志。
尽管少奇同志持有观点,即一名政治局委员向中央主席提出问题,即便其中某些看法不尽准确,亦不构成过错,然而他对于彭总的做法却持不同意见。
在那时,党中央包括毛主席已经开始努力纠正“左”倾错误,而彭总的举措给人留下追究个人责任的印象,这难道不是可能导致党内分裂吗?刘少奇始终将党的团结视为至关重要的原则。
在这段日子里,频繁召开批判彭老总的会议,气氛紧张至极,会上发言各抒己见,言辞各异。
此刻,部分人的言论对“大跃进”运动全然肯定,甚至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闭口不谈。柯庆施等人甚至将是否设立农村公共食堂的问题上升为“路线斗争”。
庐山彭总会,毛主席常缺席。
然而,少奇同志与周总理等人均身处工作前线,他们不仅必须参与其中,更需肩负主持重任。在有些场合,会场秩序混乱至极,以至于会议难以继续进行,甚至有人试图对彭总动手,幸得少奇同志及时制止。